来源:五水共治
近日,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以下简称“城西南排工程”)南北线在杭州余杭正式开工!作为补齐杭州城西区域防洪排涝短板、保障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水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城西南排工程总投资115亿元,总体呈“Y”型布局,主要将城西区域洪水通过骨干河道工程及深隧排至钱塘江,排涝能力300立方米每秒。工程直接受益人口近百万人,直接受益面积约213平方公里。此次率先开工部分为南北线工程,总投资约77.9亿元。
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总平图杭州城西区地处山区与平原交接处,地势低洼、河网密布,面临“上游来水急、中间地势低、下游排不快”的困境,历来是杭州城市防洪的“老大难”问题。随着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发展,建设与杭州现代化城市副中心目标定位相适应的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通过建设洪涝水高速外排通道解决城西内涝问题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开工现场工程建成后,可保障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防洪排涝安全,改善城西区域河网水生态环境。强大的强排能力,对整个杭嘉湖流域防洪来说都举足轻重。浙江省水利厅计划处有关负责人表示:“城西南排工程改变了城西洪水北排入太湖的现状,与杭州三堡、八堡排涝泵站联动,可以将杭州地区的强排能力提升至750立方米每秒,极大减轻太湖流域防洪压力。”
城西南排工程排涝示意图在杭州城西这片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人口和产业集聚。西溪湿地、和睦湿地和五常湿地等天然低地众多,断层、软岩等地质环境对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通城市排涝的“高速水路”?城西南排工程给出了城市内涝治理的“杭州答案”。通过进水口收集洪水,经深埋隧洞南排钱塘江,从而降低河网水位。经河网水动力模型充分研究论证,在骨干河流汇水节点和城市低洼易涝点附近建设九曲洋港等5个进水口。这些进水口犹如巨型“漏斗”,收集河网洪水。在充分利用现有河网水系的基础上,水利专家把目光从地上转移到了地下,大胆提出了用深层隧洞排水方式打通地下排涝“大动脉”。综合考虑现有的地铁等基础设施和经济、地质、运维等因素,决定在水平面以下55米深的地方,利用国内最大直径的双护盾硬岩隧洞掘进机(TBM)施工技术建设排洪隧洞。据介绍,城西南排工程是国内首个实施的深隧排涝项目,也是国内排涝规模最大、洞径最大和埋深最大的深层隧洞排水系统工程。参建单位按照“统一规划、分线立项、分步建设、同步建成”的原则一体推进南北线和西线项目建设,紧锣密鼓推进,逐项攻关一项项“卡脖子”的行业难题:TBM隧洞衬砌结构设计、超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以及建成后的深埋输水隧洞检修等技术难题。随着工程的开工,建设者们也将继续秉持这股科学求实的精神,迎接接下来的一系列挑战。版权说明:感谢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与创作,《泵友圈》均在文章开头备注了来源。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发送消息至公号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非常感谢!

邮箱:bengyouquan@126.com
微信:stephen528(验证消息:泵友圈)